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地热能+”正成为绿色中国新名片

 

       绝大部分地热动力深深埋藏于地下,除了火山喷发或者一些地方浅层热能能够为人们所直接感知之外,其内部蕴含的丰富热能只有通过钻探等方式才能为人们所认识和利用。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科学家不仅摸清了本国地热资源的分布规律,绘制出翔实的“地热地图”,而且在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把地热能转化为电能,把地热能用于采暖和制冷,并与农业等行业紧密结合,打造出丰富多彩的“地热+”模式,并使其成为一张亮丽的中国“绿色名片”。
       西藏羊八井地热发电站蜚声海外
 
 
       在中国地热资源分布图上,我们能够看到西藏自治区中的一大片被涂成“火红色”,那里正是国际上著名的“地中海—喜马拉雅地热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球内热活动在陆地表面的主要显示带之一,这里的热储温度可以达到150~200℃以上,中国蜚声世界的西藏羊八井地热发电站就位于这条显示带上。
       上世纪70年代,西藏自治区选定在拉萨西北当雄县境内建设羊八井地热发电站。该地海拔4306米,地热田地下深200米,地热蒸汽温度达172℃。1977年10月,1号实验机组建成并启动试运行。1978年,羊八井地热电站达到设计要求。之后,装机容量进一步扩大,至1991年,该电站共完成8台3000千瓦机组建设,装机容量约2.4万千瓦。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中低温地热发电项目”支持下,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螺杆膨胀发电机组机”分别于 2008年和2010年两次应用于羊八井地热电站,使其性能和效率进一步提升。
       羊八井地热发电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热发电站,开创了国际上利用中低温地热发电的先例,在世界新动力的开发利用史上占有重要位置。自建成投产以来,羊八井地热发电站一直安全、稳定发电,到2017年,该电站累计发电量已超过30亿千瓦时,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做出了卓越贡献。
       近年来,中国地热发电领域陆续取得新进展。2016年11月25日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地美特地热发电项目的第一口井开钻,不到8个月,第一台机组便成功发电并网。2017年,四川康定小热水地热田钻成高温热井,成功安装了200千瓦发电机组。《地热能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提出,2020年新增装机容量达到50万千瓦。届时,地热能发电将有望为中国动力生产和使用的“绿化”作出更大贡献。
 
       雄安新区引领地热采暖制冷建设
 
 
       对于2017年冬天遭遇的天然气供应不足导致的“气荒”,很多人可能还记忆犹新。供暖摒弃煤炭,改用天然气的确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空气污染,但是“煤改气”清洁取暖工程稳妥推进的前提是充足的天然气供应。有没有更绿色环保、更经济便捷的采暖方式呢?很多人把目光投向地热能。
       地热能采暖(制冷)的原理并不复杂,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地源热泵和深埋于建筑物周围的管路系统,冬季从土壤或水源中“提取”的热能,送到建筑物中;夏季将建筑物中的热量“带走”,释放到水体或土壤中去,以达到给建筑物室内制冷的目的。就地热制冷而言,还有一种被称作“吸收式制冷”的方式,即以地热蒸汽或地热水为热源提供的热能为动力,驱动吸收式制冷设备制冷。
       地热能供暖和制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一方面在于其分布范围广泛。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的最新资源评价结果,全国336个地级以上城市浅层地热能资源每年可开采量折合标准煤达7亿吨,用于建筑物供暖,可实现建筑物冬季供暖面积323亿平方米,夏季制冷面积326亿平方米。全国适宜开发浅层地热能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包括北京、天津等地。另一方面在于地热供暖和制冷的核心技术难度不大,成本相对较低,既方便又经济实用。
       2017年4月,国家级新区雄安新区横空出世,其目标是建成“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多组团集约紧凑发展的生态城市”,以地热能为主,多能互补的供暖方案率先被提出,并把“打造全球地热利用样板”作为目标之一。据此,两个多月后,支撑服务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地质调查工作就正式展开。当年8月23日,第一阶段结果公布:雄安新区地质条件优越,区内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条件适宜,可满足约1亿平方米建筑面积供暖制冷需要。
       作为雄安新区重要组成部分,原河北雄县在地热能开发利用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早在2006年,该县就被国土资源部等机构命名为“中国温泉之乡”。2009年雄县与冰岛签订战略协议,大力引进先进技术,开发地热集中供暖。数年间,雄县共开凿地热井近80眼,城区地热供暖面积达270万平方米,占集中供暖总面积的92%,年替代标准煤9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8.99万吨、二氧化硫0.48万吨、粉尘1.19万吨,为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作出了积极努力和贡献。雄县成为了取暖“无烟城”,并形成了“政府主导、政企合作、技术先进、环境友好、造福百姓”的地热能利用格局。这些为雄安新区开发利用地热能取暖制冷积累了难得的经验。
       据统计,2015年底,中国浅层地热能供暖面积近4亿平方米,水热型地热能供暖面积超过1亿平方米。随着南方地区冬季采暖需求的增强和浅层、水热型地热能供暖技术进一步成熟完善,浅层地热能的应用范围将在全国范围拓展。根据《地热能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时期,中国新增地热(制冷)包括新增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7亿平方米,新增水热型地热供暖面积4亿平方米。
 
       碧江行政中心是地热能工程典范
 
       碧江新区行政中心位于贵州省铜仁市碧江新区老塘片区轴线西北端 ,为铜仁市碧江区政府和部分市政府机构办公新驻地。总建筑面积15.75万平米,总占地面积约20公顷,项目共有10栋楼盘,由行政中心主楼、业务用房、后勤服务中心、档案馆、会议中心等建筑组成。为解决建筑供暖制冷问题,突出碧江新区行政中心绿色、科技、循环、集约的建设宗旨,碧江区政府经过多次现场调研及专家座谈论证会,最终确定了采用地热能作为建筑供暖制冷的主要动力形式。
 
 
 
       由于碧江区地处南方喀斯特地貌地区,地势条件复杂,浅层地热开发始终受到成孔率低的制约。北京泰利新动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拥有专业的技术团队,率先利用先进的特种高密度电阻法物探技术对施工区域地质条件进行勘探,并以科学的设计和施工,大幅度提高了成孔率和系统运行效率,成功创造了“浅层地热供冷暖开发铜仁模式”。该模式目前已得到成功复制并推广,成功推动贵州、湖南、湖北等地地热应用跨越式发展,实现了南方地区浅层地热开发的大规模应用。
 
 
       碧江行政中心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项目就是泰利新动力“浅层地热共冷暖开发铜仁模式”的典型成功案例,项目总冷负荷约15000KW,总热负荷约10000KW,具有冷负荷大,热负荷小,制冷时间长,供暖时间短的特性。为避免出现地温场不均衡问题,同时也为节约项目投资,设计中引用了冷、热负荷调峰概念,采用复合动力系统形式,其设计理念已走在行业前列。
 
 
       因碧江行政中心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项目在行业内具有较强的示范意义,于2017年8月8日,在由中国地调局浅层地温能研究与推广中心、中国动力研究会地热专业委员会和《地源热泵》杂志编辑部联合开展的《全国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示范项目》评选中,获得了“全国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示范项目”的殊荣。
XML 地图